鸿蒙OS面世,天下三分

华为自研系统鸿蒙OS终于面世,关于华为鸿蒙OS的各种分布式架构、微内核、跨终端等特性也都被炒得火热,尽管华为官方发布会上余承东强调鸿蒙主要是对接物联网服务以图发展“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安卓不能用时随时可以用在手机上。

同时搭载鸿蒙OS的首款产品荣耀智慧屏也跟着面世,与普通电视不同,不仅可以语音唤醒还可以在界面上查看各种智能家电的状态,可以将门口猫眼的摄像实时投到屏幕上,也支持与手机的通话以及手机和电脑的投影,初步的生态界面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智能家居需求,也让我们看到鸿蒙在IoT设备上的生态构建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打破操作系统窘境,三足鼎立之势建立

多年来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系统一直在国际上处于垄断地位,这也导致国产手机处处被动的窘迫局面,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也一直是美国在通讯领域掣肘的关键。如今在贸易战的背景下面对美国的打压,鸿蒙这一备胎的推出再一次让国人目睹了华为的实力,从自主研发芯片、数据库到操作系统,华为从未真正受制于人,蛰伏多年鸿蒙确实有几分古文中“开天辟地”的意味。如今我们也真正明白了那句“华为有能力让备胎一夜转正的能力”,所谓暗察形势、掌握大局不外乎如此。

鸿蒙系统主要在架构、内核、生态等方面做出了改变,首先其采用分布式架构,可以扩大存储、提升运算速度具有更好的终端服务延展性,并且可以减少局部故障对整体的影响,从而让消费者体验到各终端无缝的协同体检。举个小例子,你在家听音乐有事情要出门,这时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可以通过手机对智能音响无缝衔接,出门后用手机继续播放。

鸿蒙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其采用了“微内核”设计保障安全性的同时也能做到快速响应,鸿蒙大刀阔斧地缩减了冗长的代码,让操作系统更加精干有效,且容易保证其准确性,此外微内核的设计保证了鸿蒙具有极强的可移植性,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开发的各类APP的适配性,并且其天然具备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这些对开发者而言相当具有吸引力,在保障系统安全的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增加其性能优势。如今5G网络的高速发展,在此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华为此时推出鸿蒙OS可以称得上恰逢其时,万物智联、全场景智慧体验,实现端到端快速高效的互助共享,给用户带来极致的流畅体验。目前,安卓采用的是宏内核,苹果在宏内核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混合型内核的技术路线,此次华为“微内核”的面世可以称得上是弯道超车。

至此安卓、iOS、鸿蒙三足鼎立,而且鸿蒙系统适用于华为全系,开源,为世界首款微内核全场景互联,安全性好,优势明显。

突破壁垒,新生态俨然成型

任正非曾在此前表示鸿蒙研发的初衷是为物联网服务的,旨在联通下一代的IoT设备打造全场景智能生活模式,如发余承东所言,鸿蒙将优先使用在智慧屏、电脑、穿戴设备、车机等终端,一来是因为安卓系统目前仍是开源状态并未对华为禁停,这条成熟的产业链已经十分成熟,华为没必要为自己设限,舍弃现有的资源。就像任正非在一次采访中回应的,我没必要放弃安卓这把大伞在烈日炎炎下让汗水滋润起来的“敌军”把我搞得头破血流。华为不把鸿蒙应用到手机上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其生态远没做到可以商用的程度,目前无论是华为的EXUI还是小米MIUI都是在Android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性能和体验的改进,如今鸿蒙的面世虽已表明华为克服了系统内核的多个模块之间扩展延伸、软件构架设计、算法结构、代码等多方面的诸多难题,但构建良好的生态圈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所幸华为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鸿蒙OS 1.0荣耀智慧屏已于8月10日正式发布,2.0、3.0将于明后两年逐步推出,可以说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除了不断推出终端的设备产品,华为在开源做生态上也是布了一个大局,在发布会上华为将研发的业界首个集多语言联合优化于一体的方舟编译器部分代码开源,希望与合作伙伴和开发者一同打造开放、健康、共赢的终端生态。此外,华为对此前对开发者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的“耀星计划”进行升级,投资10亿美元推进全场景的应用开发。

此外,华为在生态的建设上也有着极好的物联网生态基础,目前华为拥有5亿的互联网云服务注册用户,91万应用开发者,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15个数据中心,HiLink平台与海内外260多个知名品牌签订协议,连接1.4亿台IoT设备,这些数据都让我们相信华为可以为用户搭建好良好的生态平台。

兼容Linux和安卓系统,鸿蒙开源做生态,微内核能让运行速度更快,系统更加安全,鸿蒙系统跨终端研发的APP可以自动适配于鸿蒙OS的各个平台,如今iOS选择闭源,用户的生态体验差,安卓也存在不适配、不稳定等不足。鸿蒙OS的推出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操作系统发展的目标和希望,架构安全、跨终端无缝协同、生态共享,相信鸿蒙OS能够凭借着这些特性借着5G的东风在未来占得一席之地。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